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协工作 > 经常性工作 > 提案选登 >信息页

188 多方面推进旅游产业精准扶贫

信息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7-04-26 16:37    被阅览数:

第一提案者:王维平

 

旅游产业扶贫见效快、参与面广、经营成本低、返贫率低,是许多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选产业,目前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显著,成为了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以山西省为例,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773个村从事发展乡村旅游,收入达300亿元;乡村旅游品牌经营户1万户,直接从业人员5万人,户均收入3.9万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繁荣了农村经济,还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美化了农村环境。但是当前的旅游产业扶贫应注重从八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要注重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同质化现象。旅游发展讲究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唯有将自身特色进行充分挖掘,才能适应当今这个旅游需求充分释放的时代。近年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模仿、抄袭、雷同等千城一面同质化现象已经受到了业界的广为诟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已优势不再,陷入了竞相降价吸引游客恶性竞争的怪圈。因此,旅游产业扶贫若想为贫困村带来长期收益,必须挖掘文化内涵和自身特色,围绕旅游供给侧需求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二是要注重论证,避免盲目上旅游扶贫项目。开发出的旅游产品能否受到市场欢迎,必须做好做足前期的调查分析论证。许多地方为了追求政绩,不管自身是否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潜力,就盲目上马一些论证不足的旅游扶贫项目。结果,这些建成后的“人造景观”或是没有吸引力,或是基础设施薄弱,或是离市区路途遥远,与预计中的接待游客数相差甚大,成为了群众口中新的“形式主义”。现在虽然在倡导全域旅游,但并不是指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发展旅游,因此,若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没有优势可言,不如选择其他产业进行帮扶脱贫。
    三是要注重监督,避免专项资金挪用侵占现象。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旅游专项资金补助项目非常多,在旅游厕所、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农家乐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补助,确实起到了明显的引领作用。但是当前,扶贫领域仍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多发易发区,为了避免出现各类旅游专项资金被挪用侵占等违规违纪现象,必须从制度入手,加强监督,切实保障专款专用,发挥作用。
    四是要注重规范,避免出现乡村旅游市场恶性竞争。目前各地的乡村旅游大多处于刚起步阶段,部分地方领导急于见到发展旅游所能带来的收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先发展后规范的思想,造成了一些地方乡村旅游还未完全热起来,恶性竞争等不规范现象就已经初见端倪,给这些地方的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若想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必须坚持规范与发展同步。
    五是要注重精准,建立健全当地群众的参与机制。为了带动区域范围内的群众都能红红火火搞旅游,而不是像太原、忻州、吕梁、大同等地的一些景区由企业自主经营,景区发展是蒸蒸日上,景区的从业人员却不选择当地老百姓,而都是由企业主在外地自行招聘,当地老百姓只能做旁观者,根本起不到旅游扶贫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当地群众的参与机制,探索贫困村的老百姓以旅游资源的形式入股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从制度上保障旅游扶贫的受益群众能够精准,都能够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六是要注重融合,开创“旅游+”新业态时代。应坚持以旅游扶贫开发带动整体扶贫开发的思路,变单一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向旅游+农业、旅游+养生、旅游+互联网、旅游+赛事、旅游+体育等新业态融合发展,重点打造融民宿旅游、康体养生、运动休闲、赛事培训为一体的旅游扶贫试验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产业链条向纵深拓展。
    七是要注重扶智,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培训计划。扶贫先扶智,才能使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大多数为基层群众,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经营理念欠缺、服务意识不足等现象,相关部门应有的放矢,列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作为旅游产业扶贫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重点培养一批乡村旅游人才和旅游致富带头人,造就一支庞大的、文明的、专业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切实改变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出效益及发展水平较低的现象。
    八是要注重营销,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互联网时代,旅游营销的新方法新措施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不同层面游客的个性需求,既要依靠传统方式和方法进行宣传促销,又要广泛应用网络营销、在线营销、事件营销等新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赛事等大型活动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应加大加快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智慧旅游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