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大会发言 >信息页

民革山西省委会:构建现代种业“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强省

信息来源:山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4-01-27 11:35    被阅览数:

构建现代种业“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强省

民革山西省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山西是农业种质资源大省,现存农作物种质资源7.5 万份,排名全国前列,其中杂粮种质资源近4万份,位居全国首位;拥有6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种业振兴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省种质资源在市场化、集群化、商业化方面仍有一些困难亟待解决。

一是农业种质资源发掘利用不够,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明显不足。 全省已编目入库(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达100%,但抗性鉴定仅30%,多停留在田间基本性状鉴定层面,对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不够,难以满足育种和产业发展需求,距离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种业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我省育种人才、资源、技术主要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掌握,种业企业多数处在产业链中后端,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比,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实力差距较大。 三是数字转型尚未形成规模。我省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种业研发中的应用力度不足,在生物育种核心技术方向布局不够,核心专利的技术方向尾随性研发和低水平重复研究造成的科技资源浪费较多。为此建议:

一、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针对种质资源保护开发、种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共同培育高性能品种并实现市场化,推动种业企业成为商业化育种主体,加快构建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搭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以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为重点,着力开展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鼓励种质资源利用方面的机制创新和交流共享,积极探索建立种质权益保护机制、身份信息追溯机制等,为助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提供制度保障。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为主,聚合国内省内相关领域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与种业龙头企业组建“产学研”协同、多部门合作的主要农作物、蔬果花草、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种业创新联合体。

二、实施种业强企战略

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集中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研发资源,培育我省种业龙头企业,不断延伸种业产业链,提升种业综合创新效率,提高种业产品附加值。根据企业创新能力、资产实力、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情况,针对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分别筛选出优势种业企业,引导省内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加快构建我省种业企业阵型。 引导种源企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精尖品种,建立地方品种的保种场,树立高品质、市场认可度高的种源品牌。 加大对生物种业高科技初创公司在政策、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争取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合成生物学以及智慧育种等生物育种技术“超级赛道”抢占先机。推出适合种业特点的金融保险产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有效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

三、实施种业扩链行动

深度挖掘高品质种源,利用好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等项目资金,加大优质特性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保护和开发好传下来的地方品种,满足未来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主动对接市场,推动种业科研与产业发展有效链接。在现代种质资源核心示范、科普体验、教育研学、文化传承等方面,让一产起步“接二连三”。 结合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古法技艺、民族风物、地理标志的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种质资源品牌。不断挖掘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元价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