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0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会议选举张春林为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主席,张吉福、郑连生为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副主席,毛益民为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秘书长。 【详情】
  •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领导李金科、李凤岐、卢东亮、谢红、汤志平、赵红严、杨勤荣、林红玉、张韶华、徐广国、张吉福、李正印、张复明、李晓波、李青山、李思进、王立伟、闫晨曦、王蕾等分别参加了政协会议分组讨论。 【详情】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申建国家自贸试验区,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完善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机制。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
山西是能源大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形成,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
充分发挥我省绿电资源优势,打造绿电产业招引示范园区。探索构建场景招商模式,吸引一批“链”上小巨人。
争取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对购置新生产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增值税抵扣。
山西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有独特优势,要尽快落实产业项目,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让人才、技术有用武之地。
针对麦玉“吨半粮”创建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行动,打通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部门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技术标准等。
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推进沿黄省区基础标准互联互通、生态环境标准联防联治,进一步增强沿黄省区生态保护工程的系统性、整体性。
建立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三气共采”支持机制,深入推进探采机制改革创新央地合作机制,优化央企税源结构。
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实施“先使用后付费”或“赋权+转让+约定收益”两项成果转化方式。
成立省级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编制《山西省低空空域运行管理规则和使用手册》等方案;加强低空空域资源配置管理。
深入挖掘各地特色优势,推出中医文旅康养产品组合,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基地和知名品牌。
严控并有序压减污染较重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把污染物排放量指标适度向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倾斜。
挖掘山西特色资源,打造辨识度高、知名度高的山西文旅IP;与高端智库深度合作,推出衍生链条长、迎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与项目。
打造“晋字号”特色IP,激活消费流量密码。深挖文化富矿,讲好“三晋”故事;借助新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构建高端休闲场景。
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力度,确保物流车辆顺畅通行;统筹规划物流节点布局,并配备完善的冷链设施。
探索开发“唐风晋韵”系列数字创意场景,以数字创意塑造城市地标符号。
针对涉农IP打造、直播助农专场、本地生活服务等制定奖补细则,通过发放流量券、流量包等方式,支持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建1所以提供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老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集中供养服务机构。
  • 郭向阳: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绿色发展

    鼓励煤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共建智能化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培育煤矿智能化复合型人才。

  • 李晓奇: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技术创新

      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要用好深化产教融合这一关键之举,打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卡点堵点,做好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储备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 黄登宇:强化金融支撑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要制定相关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项目,出台资本投入优惠政策,放宽金融机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支持的准入条件,对设置低利率专项资金的金融机构给予补贴,划分社会资本参与等级,鼓励金融资本投入。

  • 石岩:家校社协同 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要搭建家校社协同的智能网络系统,动态筛查、收集学生多维度信息,推动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化迭代,促进医教互促、体教互融、社教同频、家校互动的协同。

  • 凌日平:加快提升企业人员数字素养

    强化示范引领、加强培训资源建设、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加强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措施,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

  • 申莉萍:整合资源塑造品牌促进文旅业发展

    通过博物馆、文化馆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文物活化”线路,通过利用VR、AR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各环节,提升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