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三晋之窗 > 三晋史话 >信息页

艰苦奋斗 发展红色金融

信息来源:太原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1 11:45    被阅览数:

“西北农民银行吉县支行”印章(山西省档案馆藏)

面值“壹圆”的西农币(山西省档案馆藏)

  山西省档案馆的特藏库里珍存着一份实物档案,看上去,这似乎只是几块不起眼的小木头,但它所镌刻的却是抗日根据地的红色金融事业,从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20师主力挺进晋西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要生存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而当时的晋西北地区地瘠民贫,再加上日寇的侵略和掠夺,更是雪上加霜。为解决这一问题,给根据地的发展筹措资金,党组织决定:在晋西北首先创办一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银行。而筹建和管理银行的重任,就落到了著名爱国士绅、中共秘密党员刘少白的身上。

  刘少白,名象庚,字少白,18836月出生于山西省兴县黑峪口村。刘家是当地首户,因而刘少白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清末曾参加科举被选拔为贡生,之后响应辛亥革命,出任山西省首届议员,在当地有很高声望。刘少白追求真理、思想进步,曾冒险营救过许多中共党员。1929年至1931年间,刘少白在北京租下纪晓岚故居作为寓所,而这座“刘公馆”也成为了我党的地下联络站。19378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同意,由王若飞和安子文介绍,刘少白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临危受命的刘少白,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又动员当地的进步士绅、富户捐款捐物。很快凑齐了开办银行所需的股金。对于这家银行的名称,有人提议叫“兴县银行”,也有人说该叫“抗日银行”,而刘少白则主张叫“兴县农民银行”。这样一方面既可以避免阎锡山政权官办银行的抵触排斥,另一方面,也会使广大农民感到亲切,更贴近百姓。

  193711月,兴县农民银行正式成立。首要工作是发行钞票,由于当时纸张和印刷材料奇缺,大家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没有印钞纸,就用农村的土制纸替代,票面也是由刘少白带领一些同志自己研究设计的。为防止伪造,他还在票面上设计了多处暗记,类似于今天钞票上的防伪标记。根据档案资料证实:这是“七七事变”后抗日根据地银行最早发行的一组纸币。由于面额小、发行数量适当,“兴农币”币值稳定,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兴县农民银行的成立,对于解决八路军军需、发展根据地经济、提高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兴县农民银行在1940年又扩建成立西北农民银行,刘少白继续担任行长。西北农民银行发行了新的“西农币”,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第一批印制的“西农币”,票面上的“西北农民银行”错印成了“晋西北农民银行”。刘少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毛笔蘸上墨汁把“晋”字一个一个地涂掉。

  西北农民银行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在晋西北地区开设了多家分行、支行,山西省档案馆珍藏的很多印章,就是当时西北农民银行各家分行所使用的。

  19425月,刘少白、牛友兰率晋西北进步士绅参观团赴延安访问,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八路军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泽东还曾在文章中盛赞刘少白“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

  19481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并入西北农民银行,此时的西北农民银行已成为真正意义上西北地区的银行,“西农币”也成为整个西北解放区的本位币。

1948年底,西北农民银行和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至此,历经风雨的西北农民银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化作厚重的基石,承托起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壮阔恢弘。

柳 杨